行业动态

2018年中国化纤科技大会探讨行业科技创新
发布日期:2018-07-09    浏览次数:91
“十三五”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化纤行业加快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在总量增加有限的情况下,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话语权进一步提升,行业产能、产量平稳增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纤维新材料是近几年投资热点,控制产能合理增长,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仍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行业需要保持理性投资,保护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
6月22~23日,2018中国化纤科技大会在河南平顶山召开。大会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国家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相关专业委员会及分会承办,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办。
大会以“纤维新视界—智•融科技、创•享未来”为主题,旨在激发化纤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促进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纺织强国,助力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局长王元晶,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调研员陈新伟,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王玉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尹耐冬,中国纺织出版社社长郑伟良,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袁建龙,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王松林,北京三联虹普新合纤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迪,以及来自纺织化纤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骨干、企业代表、相关领域的业界同仁共400人参加会议。王玉萍主持会议。
化纤“十三五”运行质效明显好转
会上,端小平回顾了“十三五”以来化纤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他说,“十三五”以来,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全球经济及贸易触底回升,我国纺织工业也逐渐趋稳回升,为化纤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需求支撑。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成本驱动化纤价格上涨,同时由于需求良好,价格传导顺畅,化纤行业运行质效明显好转。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和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带动的需求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纤行业盈利能力继续提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化纤行业加快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在总量增加有限的情况下,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话语权进一步提升,行业产能、产量平稳增长。端小平分析,利润率的回升,会促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热情,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纤维新材料是近几年投资热点;控制产能合理增长,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仍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他呼吁行业保持理性投资,保护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
针对行业未来的发展,端小平提醒大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质量检测环节等、IPO+并购重组,聚酯涤纶、锦纶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绿色发展的要求、去杠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当前,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然而,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会上,端小平多次强调科技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多年来,化纤行业企业也在此方面不断投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科技发展领域,关键原料制备技术实现飞越,突破资源约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竹纤维、生物基戊二胺、己二酸、壳聚糖制备体系;功能性纤维制备技术实现飞越,开发单层石墨烯制备及改性、复合多功能高效制备、多组分共聚改性技术等;高性能纤维制备技术实现飞越,攻克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自主装备,实现从无到有。
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十三五”期间,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明确了化纤科技发展的十大重点任务,其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被排在首位。多年来,中国化纤工业协会联合恒逸集团创立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旨在深化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原创技术发展,鼓励行业切实有效地开展学术研究,深化基础研究水平,推动行业进步,奖励表彰在全国化纤行业基础研究、管理创新、成果推广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在此次大会上,主办方为2018年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获得者举行了颁奖典礼。
据了解,2018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共收到有效论文227篇。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评审细则(2018版)》,选出《超轻超弹耐火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及其隔热性能研究》为特等奖论文,《高模碳纤维成形过程中石墨结构的演变及国产M60J的制备》等7篇文章为一等奖论文,《基于绿色低碳的差别化纤维生产工艺优化模型》等24篇文章为二等奖论文,《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研究进展》等22篇文章为三等奖论文,《纯聚四氟乙烯覆膜滤料技术指标分析》等68篇文章为优秀奖论文。
“高科技领域最大的问题,是大家要沉得下心,没有理论基础的创新是不可能做成大产业的。”端小平引用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话,再次鼓励大家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通过科技创新做强化纤产业。此外,端小平特别强调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新机遇。他指出,军民融合将成为功能性纤维、高性能纤维的风口,企业要抓住这机遇。
会上,端小平表示,化纤产业绿色发展、品牌发展同样取得了长足进步。据了解,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与国家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联合打造的“绿色纤维认证”获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的高度认可;自去年3月启动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绿色发展联盟”也成为行业间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绿色发展公共交流平台,最大程度减小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及全生命周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而近几年,在“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的强势引导下,中国纤维逐渐形成稳步发展的局面,产品的种类、数量及品质均保持良好水平,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
产学研用模式仍需深化
在由端小平主持的高端对话环节,蒋士成、贺燕丽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纺织系纤维高分子教授孙刚、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小雄、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王松林、天津工业大学原副校长肖长发,共同探讨了化纤行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与模式等话题。
蒋士成指出,创新发展是行业转型升级最关键的因素。今天的化纤工业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真正实现化纤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行业要加强基础及应用研究,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要真正下定决心在这些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汇聚全国的优势资源和力量,围绕相关重点项目、资金配置、复合人才等做好更长远的规划。
孙刚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角度,谈到美国目前正在推广的地毯回收活动。据了解,被回收的地毯大部分以尼龙为原料,拟以涤纶代替尼龙,同时尼龙6的可回收技术受到重视,这是美国地毯回收未来发展的两大方向。针对此项目,美国相关部门还建立了回收厂,组建了相关联盟,他建议中国企业寻求机会加入这样的联盟。
王松林介绍,作为企业,更希望做到成本领先,过去通过规模扩张降低成本,而当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时,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使企业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当前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已成为潮流,在这两方面化纤工业有很多创新工作可做,但同时需要国家、行业协会、企业为创新创造良好的氛围。
贺燕丽从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谈了绿色纤维的相关情况。“绿色纤维标志”认证工作始于2015年9月,2016年3月全面启动,截至目前已有21家企业获得了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下一步将更好地提高绿色纤维的水平;扩大绿色纤维认证企业的队伍;积极发展绿色纤维的下游用户;加大绿色纤维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组织、企业加入进来。
肖长发认为,基础研究非常重要,很多原创性的东西都来源于基础研究,高校教师一般擅长做基础研究工作,企业家们则往往对市场更敏感,双方应精诚合作,天津工业大学的膜天膜集团公司就是产学研用模式的典范。
庄小雄指出,科技创新自身就是一个链条,链条中分布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包含基础研究、集成研究、应用研究等资源。但目前链条中的资源是无序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往往卡在了最后一公里。目前行业产学研用合作模式还停留在项目共同体而不是利益共同体这个阶段,只有成为利益共同体合作模式才能长期存在。因此中国科技创新有两件事要做,一是科技创新链条要串起来,二是资本一定要介入到创新体系中来。
此次会议还发布了2017年中国化纤行业产量排名名单。本次排名分为化学纤维综合排名以及15个细分产品排名两大系列。细分产品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短纤、再生纤维素纤维长丝、涤纶民用长丝、涤纶POY、涤纶FDY、切片纺涤纶民用长丝、涤纶工业丝、涤纶短纤、再生涤纶长丝、再生涤纶短纤、锦纶民用长丝、锦纶工业丝、氨纶、丙纶、维纶。经过两年的努力,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携手“恒逸基金”和“绿宇基金”与中国纺织出版社共同组织编写的“化纤专业开放教育系列教材”之《高性能化学纤维生产及应用》、《生物基化学纤维生产及应用》、《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生产及应用》也正式出版发行。
会议还举办了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四大平行论坛——聚酯产业链市场变化与技术对策论坛、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科技创新与展望论坛、2018(平顶山)锦纶—调整与创新论坛、杰出工程师——先进纺织材料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以及中国尼龙城发展战略高层论坛、高新技术纤维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讨会、中国聚乳酸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中国化纤协会氨纶分会2018年年会、中国化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标委成立大会等。
友情链接: 东方盛虹 盛虹石化 招投标平台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纺织科技示范园区     苏ICP备10030695号 技术支持:浩维网络